【基金開箱】第三季宏觀因素會相繼釋放利多,應把握回檔後的佈局時機

2021年08月18日

【基金開箱】第三季宏觀因素會相繼釋放利多,應把握回檔後的佈局時機

(本文由新光投信提供 - 2021年7月)

 

 【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

• 中國經濟遇上高基期,醞釀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適度放鬆

• 成分股受監管風波的影響,須待資本市場釐清官方監管的重點

• 第三季企業投資有機會觸底反彈,撬動中國新一輪的經濟動能

• 企業IPO將審慎選擇上市地點,香港將成為主要受惠者

• 恒指改革將推升新經濟行業的權重,帶動中長線資金回補恒科成分股

 

一、現況分析

1. 中國經濟遇上高基期,醞釀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適度放鬆

中國是去年最快從疫情中復原的經濟體,經濟數據對比歐美市場率先回升,時序走到今年下半年基期會緩步墊高也合乎我們預期,6月財新製造業與服務業PMI分別為51.3、50.3,依然在50榮枯分水嶺上方,其中新訂單指數表現相對弱勢,主要受到5~6月新冠疫情反撲的影響,而最受官方矚目大宗商品價格遽升對生產者成本構成巨大壓力,經過國務院口頭干預、以行動釋放商品庫存後,原材料價格指數漲勢已見放緩,直接緩解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和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走勢擴大的緊張態勢,因此當PPI與CPI增幅趨向收斂,有機會讓今年來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往鬆緊適度的方向做出調整,例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7表示會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2. 成分股受監管因素波及,須待資本市場釐清官方最新的監管重點

滴滴出行赴美上市不久後隨即面臨中國網信辦的審查,除要求應用商城先行下架App外,亦將審查範圍擴大至其他物流、招聘平台,然觸發本次監管並非行業的壟斷行為,反倒是擔憂個人、民生產業等數據有外洩風險(例如當美國主管機關要求在美掛牌企業須揭露用戶資訊,企業勢必得配合),且本次審查企業並非恒生科技成分股,僅是產業歸類在互聯網與平台經濟即面臨拋售壓力,待市場釐清本次審查重心後有助於恒生科技指數的墊步止穩。

 

二、未來展望

1. 第三季企業投資數據有機會觸底反彈,撬動中國新一輪的經濟動能

今年官方刻意不在財政政策做出大量刺激,高度聚焦在財政資金統籌與提升使用效率,訴求在保基本、保民生實體經濟的穩定性,經理人表示後續重點在整體企業投資數據,最快今年第三季企業投資有機會觸底反彈,藉企業撬動新一輪的經濟動能,牽起就業、消費等實質需求,最終在需求轉強的堅實基礎下讓製造業迎頭追上,產生一系列的正向內循環。

 

2. 企業IPO將審慎選擇上市地點,香港將成為主要受惠者

本次官方整治重心在於數據平台選擇在海外上市的風險,滴滴在行就是執意赴美上市而面臨監管的案例,當企業管理層理解本次監管重點後,會產生以下兩點改變,1) 官方計劃收緊中資企業海外上市限制,企業IPO地點從美國改赴香港上市,港交所將成為主要受益者;2) 已赴美國掛牌之企業會加快回港二次上市的腳步,以提前因應美國監管的潛在風險,上述兩點皆讓港股可投資產業更加多元。

 

3. 恒指改革將推升新經濟行業的權重,帶動中長線資金回補恒科成分股

高盛報告表示恒生指數改革將推升新經濟成長股的權重,科技股在恒指比重從26.9%升至28.6%,消費比重升至14.2%,醫療保健產業從4.6%升至7.4%,三者加起來比重超過5成之多,讓許多被動/主動基金必須追隨指數調整後的結果,帶動中長線資金回流至恒科成分股。

 

結論: 第三季宏觀因素會相繼釋放利多,應把握恒生科技回檔後的佈局時機

監管風波再起讓指數面臨拉回,主要權值股如阿里巴巴、騰訊面臨回測,經理人認為不需悲觀看待後續行情,預估第三季起官方去槓桿會陸續見到實質成效,且企業投資帶動新一輪的消費動能,更加上經濟數據基期墊高的壓力下,讓貨幣政策騰出更多的操作空間,第三季宏觀因素會相繼釋放利多,且資本市場會逐步釐清官方最新的監管重點,投資人應把握恒生科技回檔後的佈局時機。

 

推薦精選基金

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 立即申購 >>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