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11月投資組合報告
美國資產仍是當今市場投資主軸,積極投資人欲參與新興市場,建議以波段操作為主,但難度大。觀察這幾次股市回檔,全球資金並非全面性看空而退場,而是往防禦性資產靠攏,因此建議投資人拉高配置低波動、多元資產類基金,規避波動風險;固定收益資產,具浮動利率特性的美國房貸收益證券,為配置美元優質債的較佳選項,此外,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債投資價值開始浮現,積極型的投資人可配置較高比重。
基於中美貿易戰、義大利財政、阿拉伯與西方世界交鋒等議題, 10月金融市場行情波動上升,VIX恐慌指數約有半月時間在20之上,資金轉往低波動(低風險)、全球型、高股利,與高財報品質(低負債、高股東權益報酬率企業)等資產,成熟市場表現持續優於新興市場。以投資風格觀察,市場投資人忽視價值面,低本益比並沒有獲得吸引力,反而是動能強的市場呈現強者續強的態勢。
目前美國10年期與2年期公債間的利差,大致維持在20至30bp左右,而近期美國ADS商業狀況、就業報告與製造業ISM指數顯示沒有衰退跡象,如此股市年底通常有資金效應,但有鑒於牛市已接近後期,波動可能會放大。基於減稅影響消退,美股EPS明年的增速,預料將由今年的21.5%降至7.7%,回歸歷史平均水準。成熟市場中,歐股表現易受義大利等政局不穩影響,只要對南歐國家政局擔憂情緒仍在,歐洲金融股往往表現不及大盤,儘管明年歐美EPS成長率差距縮減,但美國成長動能仍高於歐洲,因此美股優於歐股。
自2018年起,新興市場上市企業EPS增長動能再度弱於成熟市場,為今年成熟股市優於新興股市的原因之一。此外,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易受美元強勢超乎預期,或是貿易摩擦升溫影響,當風險意識一走高,資金傾向美元靠攏,進而支撐美元,但不至如4月快速上揚,然而只要新興國家政經有風吹草動,經常帳赤字或債務佔GDP比重高的國家往往走跌,因此保守投資人宜避開雙赤字高的國家如巴西、南非等。
貿易摩擦議題可能持續至美國期中選舉之後,市場仍會把資金放在貿易摩擦中不確定性最低的美股,預期新興市場估值(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可能回至2016年初的低點,若貿易摩擦獲得解決,新興市場在估值便宜下,則反彈機會高。
主權債違約的案例不多,較重大的是1998年俄羅斯與2001年阿根廷主權債違約;不過新興國家能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款,以緩解流動性危機,而IMF為避免引發連鎖反應,往往會介入救助。或是債務國與債權國就利率,還債期間和本金減免進行協商,也就是進行債務重組。目前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債的信用利差,已經貼近美國高收債信用利差,隱含投資人對主權債違約風險的擔憂接近美國高收益債發債企業,投資價值開始浮現*。債券資本利得短期固然會受利率上升影響,但若持有到期,在沒有違約下,投資人將取回本金與各期配息,因此投資期間越長,正報酬機率與平均報酬往往有所提升。
高收益債殖利率對升息較有緩衝,且信貸標準寬鬆的環境持續,違約率無大幅上升理由,最大問題在於資本利得空間小,報酬來源將以配息為主。美國高收益債較不受貿易摩擦影響,如同美國股市,美國高收益債享有確定性較高的優勢。
股市進入末升段的特色即是物價與利率上升,資產預期報酬降低以及波動性增加,本益比無法提供太多的保護空間。目前資產配置主要建議低波動基金(含多元收益類基金)、或是房貸收益商品(投資級債為主),畢竟當下衰退風險較低,不建議全部退場,喪失參與市場行情的機會,未來衰退風險上升時,再傾向日圓、公債甚至現金等典型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