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12月投資組合報告
由於聯準會主席在11/28表示當前利率「略低於」中性水平,明顯有別於10月初發表距離中性水平有一段空間的看法,就目前期貨市場觀察,今年12月升息機率仍高,看來今年共升息4次,已是板上釘釘,但許多投資機構對明年次數的預期有減少的趨勢。即便如此,升息方向仍然沒有改變(儘管變少次),而經濟雖將放緩但依然屬於成長,在中美貿易戰有緩和跡象,以及今年各類資產大多皆修正之後,明年行情不至於看壞,可以佈局多元資產型、優質級浮動利率資產等波動較小的資產,來參與可能已在末升段的牛市。
歐洲局勢近期仍讓人霧裡看花,英國脫歐戲碼如八點檔般曲折離奇,使歐股、英鎊委靡不振,近期脫歐協議雖在歐盟通過,梅伊即將在12月面對下議院投票,將關係到梅伊政治生涯,與英國經濟的前景。義大利政府堅持明年2.4%的預算赤字和1.5%的成長目標預測,與歐盟2.2%赤字門檻產生牴觸,義大利公債與歐元承壓,目前雖有消息指出義大利政府願意配合歐盟規範,但也仍後續追蹤。
目前美國信貸標準處在較寬鬆水位,失業率處在歷史低點,股市雖在10月大幅修正,美國經濟諮商局領先指標仍保持攀升的態勢(通常急遽下跌時美國景氣才會遭遇衰退)。以蘋果為首的科技股在11月因負面消息逢巨大修正,不過,由於5G正式商轉日期訂在2020年,未來科技與電信業、貿易戰最熱門的議題-工業4.0的相關產業、受惠升息的金融業、防守性內需標的如公共事業,有望成為支撐明年美股多頭的要素。
今年中國股市受到貿易戰以及去槓桿等影響,原本投資人所期待的兩次調升MSCI權重的激勵效益並沒有發生,A股與滬深300本益比皆來至歷史低點,花旗驚奇中國指數在今年在低檔徘徊,代表中國經濟在今年出乎預期的弱。
從類股方面來觀察,滬深300消費類股呈現急遽下滑,主要是在貿易戰過後,原本中國賴以維生的內需市場也趨緩,特別是零售額年增速放緩至個位數,有別於以往大幅成長的現象,各方對於中國雙11購物節的利潤,亦不再如此樂觀;10月中國PMI新訂單指數跌落榮枯線之下至46.9,暗示未來出口前景偏弱,即便中美貿易戰發展在G20會議後突然一片光明,但仍有待觀察後續談判結果與經濟數據,因此中國相關標的依舊未納入建議。
近期資本利得受損較大的原因,是因在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下,投資人對於風險胃納顯著降低,資金移往避險資產,但新興市場主權債體質除了少數國家外,整體而言仍相當健全,且有IMF作為後盾,違約風險並不大。
新興美元債的歷史經驗,是持有越久(歷經升降息),正報酬機率越高,最大風險在於聯準會降息時(代表景氣衰退),不過今年新興美元債修正幅度頗大,在美國利率攀升速度可能暫時放緩下,明年資本利得加計票息的總報酬值得期待。
股市進入末升段的特色即是物價與利率上升,資產預期報酬降低以及波動性增加,相較於本益比(P/E),此時市場偏好價值面(P/B)估值;不過當前狀況,以及本次2009年大多頭歷時之長皆非典型,且依彭博調查預估明年衰退風險仍在較低水位15%,不太建議預設多頭高點與時點而過度拉高現金比例,喪失參與市場機會。目前資產配置仍建議低波動基金(含多元資產基金)、或是房貸收益商品(投資級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