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投顧投資組合報告 - 2020年2月
先鋒投顧投資組合報告 - 2020年2月
1月份的股票市場可謂風起雲湧,在1月份前半段,市場經歷美伊衝突升溫的震盪,所幸,美國和中國如期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抵消投資人對中東地緣風險的擔憂,激勵全球股市上揚,1月初至15日止,新興市場表現領先成熟市場,MSCI新興市場上漲2.9%,MSCI全球指數則上漲2.4%,然而後半個月,面對中國武漢肺炎病例快速攀升,市場擔憂疫情持續擴大,使得全球市場紛紛回吐漲幅,1月初至29日止,全球股市僅上漲0.64%,新興股市則下跌1.5%。
資產配置建議:
【全球經濟情勢】
美中簽署第一階段貿協
1月份,中國與美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重點詳見圖一),協議重點包含關稅、商品採購、匯率、技術移轉與金融服務等議題,其中,最被大家關心的關稅部分,雖然美國仍維持對中國2,500億商品25%的關稅,但已將1,200億美元的商品關稅降為7.5%,且在簽署前就將中國移出外匯操縱國名單,足見美國的誠意;而做為交換,中國承諾會在未來2年內增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與服務,此舉有望降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數字。
後續第二階段協議,雖然可能會分成多個階段討論,其中牽涉中國政府對國企補貼等較複雜的議題,預期談判時間可能會拉長,但只要雙方願意展開談判,料關稅議題對於金融市場的衝擊將逐步降低。
圖一、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簽署重點
關稅調整 |
美國同意於30日內,將2019年9月1日起對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的15%關稅減半至7.5%。對2,500億美元的25%關稅維持不變,留待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再談 |
增加採購 |
中國需在未來2年內,在2017年採購金額基礎上,增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與服務,工業、能源、科技服務與農產品為主。 |
匯率議題 |
中國承諾不以價格競爭目的而貶值人民幣或干預貨幣市場,並定期披露外匯存底數據。 |
技術移轉 |
中美一致同意,無論哪一方都不應要求或施壓個人以技術轉移才能開展業務或取得監管單位的許可,同時禁止對企業「正式或非正式」施壓使用特定技術以取得許可證。且若發生訴訟,中國政府需提供公正、透明的訴訟程序。 |
金融服務 |
此協議移除一些障礙,讓美國銀行機構、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得以擴張中國市場,其中包括快速審查信用卡公司和美方信用評等服務的授權許可。該協議規定中國最遲 5 個月內須核准美國金融機構分行提供證券投資基金的託管服務。 |
資料來源: USTR、Bloomberg、BBC,先鋒投顧整理.資料日期: 2020/01/16。
美國Q4經濟成長樂觀
身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目前基本面仍維持穩健。去年12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增加14.5萬人,雖然低於預期,但失業率仍維持在3.5%的低點,顯示勞動市場仍相當健康,加上亞特蘭大Fed GDPNow指標,預期美國2019 Q4經濟年成長率可望自Q3的2.1%成長至2.4%(如圖二),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樂觀。
另外,維持低檔的失業率,有助美國消費支出成長。由圖二(右)觀察,彭博消費者買氣指數與失業率(反向)具高度相關,只要失業率持續維持低檔,就有利民眾消費信心提升並增加消費,對於美國整體經濟成長影響正面。
圖二、美國經濟成長、勞動市場與消費信心
資料來源:Bloomberg;先鋒投顧整理;資料日期:2019/12/31;本資料僅為歷史數據與亞特蘭大Fed模型預測,並不作為投資獲利的保證。
審慎應對武漢肺炎
雖然全球總體經濟面維持樂觀,但由於近期的武漢肺炎疫情,打擊投資人信心,截至29日止,全球確診病例超過7,800例。部分投資人擔憂新型肺炎會重蹈2003年SARS的情況,可能會拖累目前正在復甦的全球經濟,使得近期股票市場從高檔回落。但實際觀察2003年SARS期間各類資產表現,我們認為投資人雖應審慎,但不需過度擔憂。
從圖三可看出在整段SARS期間,無論股票還是債券的表現均為正報酬,雖然在疫情期間全球股市均有回調,下跌幅度介於7.3~14.6%之間,但在後續疫情被控制後,各類股市皆有回升。另外,債券在SARS期間,表現相對穩健,全期間的報酬為正,且最大跌幅較股市低,僅投資債與政府債在期間呈現小幅負報酬狀況,但後續皆收復失地。
圖三、SARS期間各類資產表現(2002/11/16~2003/07/05)
資料來源:Bloomberg、WHO、Wiki,先鋒投顧整理;資料日期:2020/01/12。股票指數使用MSCI世界、MSCI新興市場、上證、台灣加權、標普500、納茲達克生技、標普健護類股;債券使用彭博巴克萊債券相關指數。本資料為歷史數據,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使用不同指數、天期、權重可能得到不同之結果。
【股票市場】
核心股票:美股財報穩健,股票拉回可找買點
觀察近期陸續公佈的美國企業第四季財報,截至1月29日止,標普500指數已公佈財報的226家公司,有73.3%的企業盈餘優於分析師預期(見圖四),顯示美國企業獲利良好,此外,彭博市場調查顯示,分析師也樂觀看待美國企業今年獲利,預估標普500指數的盈餘成長率有望達16.2%。
由於Q4企業財報健康,看好美股中長期走勢,並預期貿易紛爭緩解與美國總選舉等政策利多,可維持股市投資人信心,因此我們在核心股市方面維持佈局美股與全球股票基金的建議。
圖四、2019Q4美國標普500企業財報
資料來源:Bloomberg,先鋒投顧整理;資料日期:2020/01/29;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不為未來任何投資獲利之保證。
衛星股票:資金回流新興市場
在衛星股票部分,我們維持對新興市場的看法不變,但需注意短期因為疫情而造成的非理性波動。
從資金動向觀察,市場游資從2019年底就開始往新興市場移動(見圖五),今年以來截至1月10日,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已淨流入約43億美元,資金持續挹注,不僅顯示投資人對於新興股市的看法趨於樂觀,也有利新興股市維持動能。
其中,投資人可以留意新興亞洲股市的投資機會,主要原因有四點:(1)新興亞洲企業具備較佳獲利能力(見圖五右),分析師預估今年新興亞洲企業的盈餘成長率可望達22%,高於整體新興市場的18%;(2)看好貿協簽訂後,中國股市為直接受惠者,而新興亞洲股票基金投資組合,中國股市具一定比重;(3)新興亞洲基金的資金淨流入居冠,今年以來已淨流23.4億美元,領先其他新興市場,可期待資金行情。(4)肺炎疫情造成的非理性修正,或讓亞洲股市投資價值浮現。
圖五、資金回流新興市場
 
資料來源:Bloomberg、EPFR、摩根投信,先鋒投顧整理;資料日期:2020/01/10;此資料僅為歷數據,不作為未來任何投資獲利之保證。
【債券市場】
高評等債券:肺炎不確定性,或增加避險需求
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可能造成避險需求,有利公債價格止穩回升,且短期內全球央行的低利環境,加上有歐美央行購債釋放流動性,也有助債券價格維持穩定。為了降低價格波動,建議投資人可用高評等債券平衡整體投資組合風險。
風險性債種:適合較積極與追逐收益的投資人
圖六、各債種殖利率比較
資料來源:Bloomberg,先鋒投顧整理;資料日期:2020/01/20;使用彭博巴克萊債券相關指數;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
全球低利環境,使債券殖利率維持歷史低檔,在當前環境,想靠賺取債券價差提高報酬,對於一般投資人或是專業經理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們建議目前的債券投資,因從收益方面考量,佈局高收債與新興債等殖利率相對較高的債種。
圖六整理了目前債種的殖利率比較,其中以新興本地債(高收益)、全高收與新興美元債的殖利率居前,分別為7.35%、5.56%與4.73%,高於全球投資級債的2.81%。另外,考量當前的武漢肺炎,新興美元債與全球高收債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根據歷史經驗,這兩類債種在2003年SARS期間表現相對穩定。
但要注意風險性債券的價格波動較高,投資人需審視自身風險承受度,且不宜配置過多比重。另外,新興本地債除價格波動外,也需考慮匯率升貶問題,若不喜匯率波動的投資人,可以選擇新興美元債。
投資組合評論
面對新型肺炎的疫情狀況還需持續追蹤,但當前全球醫療體系與技術已較2003年SARS期間進步,且目前各國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皆積極實施防疫作為,應能減少病情擴散,此舉應能降低投資市場擔憂,再加上歷史經驗,市場在SARS期間雖有波動,但在疫情逐漸控制以及除疫後皆有不錯的表現,因此在當前的時間點,我們建議比較不喜市場波動的投資人,可將資產分配至債券相關的基金,這類型資產在SARS期間的波動較低,且後續也有不錯的報酬表現。
而較積極的投資人可趁市場拉回時,逢低佈局股票型基金,畢竟今年全球央行的寬鬆政策、中美簽署貿易協議與中東地緣風險消散,應都有利全球景氣持續復甦,雖然短期股票市場恐因武漢肺炎而有所波動,但我們認為當前基本面穩健的情況下,有利股票中長期走勢,在核心股票部分,可選擇勞動市場健康的美國股票型基金,或是持股廣泛的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衛星股票則可選擇新興股票型基金,其中可關注未來潛在盈餘成長較佳的新興亞洲股票型基金。
本月精選基金
以上資料來源(除特別說明):Bloomberg,先鋒投顧整理,以上資料時間(除特別說明):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