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資產比例就可以安心?你所不知道的再投資盲點
每次投資前認真設定好目標與策略,但在實際投入資金後,面對市場波動時,我們的收益與風險總是沒有辦法如先前所設想的穩定,你是否也曾遇過這樣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時候?其實隨著市場行情演進,投資組合中總有某些資產會產生較大幅度的變動,此時,我們只要重新調整資產配置,使投資組合回復成原本的分佈比例,就能回復過往的設定,期待投資目標得以實現。
假設原先投資組合比例為 40% 股票、60% 債劵,但因股票進入牛市(多頭市場),股票漲幅增大,使資產比例變為 80% 股票、20% 債劵,讓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增大,此時,建議可以透過賣出股票、買入債劵,以降低股票比例,回復原先設定的 40%:60% 的投資比例,而這樣重新調整至原比例的動作,就是傳統的「再平衡」。
「再平衡」確實是一個管理投資組合的好方法,但在有些時機,僅靠維持固定的資產比例,不見得能夠達到投資人對於穩定資產的期望,反而有造成風險擴大的危機,尤其是發生大型金融事件的時候,如近期美元升息與中美貿易戰,就需要額外的策略思考。
「債劵」一般被視為表現穩定的資產,當我們希望享有保守穩定的投資收益時,通常會以債劵類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為最大佔比。但因債劵受利率的關聯性大,所以當美國聯準會發布升息決策時,債券價格首當其衝下跌,反而成為風險性較高的資產,如果在這期間進行資產的再平衡,將債券調整回原本的比例,將大大增加了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
中國近年來因為經濟體質不斷提升,加上 A 股正式納入 MSCI 成分股,讓中國股市成為了投資人爭相追逐的標的,追求高報酬的投資人必不會錯過在資產配置中納入相當比例的中國資產。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爆發,美國針對中國展開一連串關稅政策,大大衝擊中國經濟,中國資產的波動增加。此時若因投資組合產生變動,而以再平衡維持資產比例,一樣會使得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上升,讓投資組合失去穩定資產的功能。
於是從上面案例,我們可以得知單純依賴傳統的再平衡調整投資組合比例,來達到穩定資產的功能,並不是降低風險的萬靈丹,為了解決這些盲點,「進階再平衡」就此誕生。
「進階再平衡」與傳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會根據「市場趨勢」以及「資產表現」作為判斷依據,來調整配置比例,而非單純還原原先比例。而是根據市場現況,評估各種資產的走勢,找出在此市況中最符合投資人目標的資產配置。
如原先投資組合為 40% 股票、60% 債劵,此時面臨市場上預期升息的可能性高,對債劵前景不利,而若我們可預期到此市場趨勢,於是將資產比例調整為 60% 股票、40% 債劵,雖然資產配置與原本不同,但是透過此一調整,風險程度卻與原本的投資組合相符,是更貼近市場趨勢的投資組合策略。
但我們真能時時預測到市場趨勢嗎?一般來說,大眾對於市場變化的敏感度較低,更不用說追蹤和預估市場了,而「進階再平衡」便是可解決一般投資人在投資進行時面對市場波動的一大難題,而先鋒投顧的 WISEGO 智能理財服務結合了德意志資產管理的投資模組,突破了傳統再平衡的限制,打造「進階再平衡」,透過模組的計算,能夠掌握市場脈動,並且推薦投資人最適合其需求的再平衡配置,投資人無需煩惱市場,智慧化投資隨時幫助投資人調整投資組合。
由於「進階再平衡」策略是透過分析市場的變化來即時調整投資組合,因此追蹤市場的投資模組就顯得相當重要,投資模組通常需由大型規模、資源與經驗皆豐富的專業機構來建立,例如與先鋒投顧合作的德意志資產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而投資模組如何運作?這些專業機構又是如何制定投資決策?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