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 6 月投組報告 - 給你的禮物包

2021年05月31日

中租投顧投資組合報告 – 2021年6月
給你的禮物包This is for you!

 

 

投資理財的一個經典爭論是:單筆投入?還是定期定額?

有趣的是,不知道是什麼巫術使然,在台灣這個爭論不怎麼存在,定期定額成為普遍性的共識:
"啊投資就是要定期定額咩,嘿單筆投資風險太大啦"。真的是如此嗎?

 

當然,定期定額有分散市場波動的短中期好處,也有讓小資族可逐漸積累財富的優點,但真的如台灣投資人普遍的觀念一樣—在上述爭論中完美勝出嗎?時間可能不會同意這個說法。

 

現在讓我們試想一個極端的情況:假設你有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並希望在未來100年盡量地保持購買力、維持財富等級不縮水。而你偏偏只有兩種策略可以選擇:A.立即投資100萬美元資金,B.在接下來的100年,每年投資1萬美元。那種策略能達到你長期維持財富水準的目的呢?

 

稍微對金融市場有基礎認識的投資人,會知道大多數的金融資產(由其是股市)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漲—因此現在立即投入的購買成本,一定比未來100年的長期平均成本要低;那些等待了90年100年後才慢慢投入的資金不會對你的購買力產生顯著的正面助益 (想像一下90年100年後的物價即可,屆時魯肉飯可能會是一碗300元而不是30元) è換言之,立即單筆投入毫無懸念地是維持長期財富水準與購買力的唯一選項,股市也一直是優秀的通膨對策。

 

如果100年的投資長度,顯著支持期初單筆投入(並持有整個投資期間)的回報會優於分100年逐年定期定額的回報,那麼,100個月或100週的投資長度理論上也應當如是?
事實上,數據表明:在大多數情況裡,同樣持有到期,單筆投入的績效優於定期定額。
 

例如:
自1960年以來,以24個月投資長度來看,期初單筆投入(並持有整個投資期間)的績效平均較每月定期定額的方式為佳,24個月後,前者績效平均高出後者7.5%,並且,單筆投入有74.2%的機率打敗定期定額(詳圖一)。2016年大型資產管理公司Vanguard發布的研究也呈現類似結果:以12個月的投資長度來看,期初單筆投入(並持有整個投資期間)的績效,有68%的機率優於每月定期定額。

 

基於對金融資產多數時間都在上漲的簡單認知便不難想像,當投資長度拉的愈長,同樣持有到期,期初便單筆投入的績效優於慢慢去定期定額的機率便愈高。
 

圖一、單筆投入美股24個月報酬減去每月定期定額投入美股24個月報酬 (二者報酬差距)

資料來源:Ritholtz, 02/25/2020

 

 

因此,既然你不應該等100年後再將資金投入,自然也不應該等100個月或100週後才投資。


正如那句諺言所言的:"The best time to start was yesterday. The next best time is today."
è最佳的開始時間是昨天,而次佳的開始時間是今天。

 

若是小資族或是波動承受度較低的投資人,定期定額當然會是逐步積累長期財富的良好方式,但對投資資金較有餘裕的投資人,其實無需耗費太多時間在躊躇和等待,時間就是金錢。不過其實,無論你採取的是單筆投資還是定期額方式,勝出的關鍵都是及早開始並長期持有,避免受消息或市場波動影響而短進短出,爭論黑貓抓的老鼠多還是白貓抓的老鼠多,都不如趕快快盡早找一隻貓!

 

無關乎市場多空看法,無關乎熱門新聞或議題,投資最重要的一直是: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
 

 

健康的觀念能夠陪伴您從容地走過未來無數個市場多空,笑看千百個跌宕起伏,諸如:眼鏡蛇效應—用長期財富安全換取短期安全感?,第四運動定律:The more, the less…—交易的愈多,收獲的愈少,進場本身,比何時進場重要87倍—Tim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iming留在市場內,比選擇進場時機重要,852%,這是非常好的最糟報酬—市場一直對耐心美德湧泉以報,告訴你一個4%的祕密即使上帝也會被你開除—為什麼不要買個股?—盡可能多元分散持股,長期投資之所以會成功,是持有極致多元化的部位,然後用長時間去等待極端少數的爆發…等等等等,這些是送給你的小小Take care禮物包,This is for you!

 

 

【全球金融情勢】

僅管亞洲等新興國家的疫情依然嚴峻,無論是印度令人錐心的煉獄情景,或是台灣5月份突然高漲的緊繃情緒,都大幅佔據著新聞焦點,但金融市場早已翻頁至下個篇章。

 

據美銀美林5月份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今年以來,covid-19疫情風險排名從去年的第一名直落四,當前投資人最關注的焦點早轉向通膨,有35%的經理人認為通膨為最大的市場挑戰,其次是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指Fed縮減QE購債規模時可能引起的市場亂流),有27%受訪者視其為主要的市場尾部風險。

 

當掌握大部分疫苗資源的美歐成熟國家施打進程快速鋪展,各國脫下口罩陸續解封,主要經濟體的復甦需求暢旺下,全球供應鍊卻依然吃緊,供應端緊張的緩解有限,萬物價格的高漲自然水道渠成。最新的美國4月整體 CPI 年增 4.2%,創 12 年來最大增幅,核心CPI年增率高達3%,創1996年以來最大增幅。無論是整體通膨還是核心通膨數據,4月份增速都創出驚人記錄。生產者物價指數亦然,4 月 PPI 年增率高達6.2%,同樣創近11年來最大漲幅。

 

今年以來(截至5/19),CRB商品指數累計上漲20.3%,標普500能源股指數上漲36.17%,標普500原物料類股指數上漲19.01%,對比去年度的亮眼明星—科技股—標普500資料科技股指數今年以來僅小漲2.9%,應對通膨風險的週期股表現明顯較佳。
 

 

【通膨只是暫時的 (transitory)?】

Fed官員反覆不停地安撫市場的通膨擔憂,認為疫後復甦帶來的通膨壓力只是” Transitory暫時的”。平心而論有一定的道理:去年第二季疫情初爆發時,全球經濟瞬間凍結,景氣低迷達到世紀程度的級別,油價甚至還寫下每桶-40美元的傳奇鬼故事,因此今年第二季在低基期效應的作用下,數據高漲並不讓人意外,由其是由能源價格所帶來的基期效果特別顯著。

 

只是,市場這孩子也是一路被Fed忽悠著長大的,加上當方方面面的證據都勾勒著較以往更清晰的通膨風險時,市場顯然並不那麼相信當前的通膨壓力只是”暫時的”。

 

尤其,在最近的第一季財報發布會議earnings call裡,S&P500企業提到”通膨”的次數年增率創下記錄高位的800%,企業談論通膨的次數遠遠遠遠高於去年和過往,而這數據通常與實際通膨的表現同步—這是否意謂即便通膨壓力真的只是暫時的,這個”暫時”也可能比想像中來的持久?又是會出現通膨(inflation)還是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呢?
 

 

圖二、S&P500大企業在電話財報會議上提到inflation通膨的次數年增率:

資料來源:Bofa, 5/11/2021

 

 

當然,長期的大環境背景仍存在著全球通縮基因—例如人口老化/科技進步提高生產力/儲蓄過剩等等,但這些恐怕仍難以阻礙當前通膨從低迷水準回到平均之上的有感水準,好一段”暫時”的時日,由其是在以下的中短期背景推動下:

 

一.    供應鍊仍然承受巨大壓力:ISM未完成訂單仍然處於二十年來最高水準,客戶存貨處於二十多年來最低庫存。
 

 

圖三、ISM未完成訂單(左), 客戶存貨(右):

資料來源:The daily shot, 5/4/2021

 

 

二.    住房供應不足:近期新屋開工數據稍減主要還是缺工缺料的供應面障礙使然,而非需求退燒,美國房市的火熱依舊,除了低利率政策,還有人口結構/疫情興起郊區青睞/住房供應不足等較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美國在1970年代興建了1,700萬套房屋,1980年代1,500萬套,1990年代1300萬套,2000年代1600萬套,而2010年代則僅興建了1000萬套—也就是說,在上次房市泡沫引起的金融風暴過後,這十年來基本上沒有建造足夠多的房屋。而人口數量持續隨著時間推移成長,經人口調整的新屋開工數據便可發現,當前的新屋開工供給顯然不太足夠—1970年代初,美國大約有2.1億人,每年建造超過200萬套房屋,現在人口有3.3億人,去年完工的房屋還不到130萬套。千禧世代的需求興起,加上有限甚或不足的的房屋供給,房市的長期大循環持續前進中。

 

 

圖四、經人口調整的新屋開工數:

資料來源:Ritholtz, 5/10/2021

 

 

三.    租金上漲滯後: 雖然過去一年來房價高漲18%,創歷史新高,但計入通膨的並非房屋買賣價格,而是反應住房成本的屋主等值租金Owners Equivalent Rent(OER,屋主願意以多少出租,佔通膨組成高達三分之一),租金通常一年調整一次,約滯後於房價12~18個月,意謂著火熱房市對通膨的影響可能在下半年才會顯現,住房成本的上升可能讓通膨進一步增溫

 

 

圖五、租金上漲滯後於房價12~18個月:

資料來源:Macrobond, 5/13/2021

 

 

四.    薪資開始上升:NFIB中小企業職位空缺達到1970年代以來最高水位,可能是對感染病毒的恐懼/對孩子的照護責任/慷慨的失業福利和其他因素,使得企業的招聘工作面臨巨大挑戰。雖然美國已有多個州開始計劃取消由聯邦政府發放的每週300美元的額外失業補貼,鼓勵人們重返工作崗位,但薪資調漲的列車已然啟程:近期鐵公雞們也不得不開始拔毛,包括亞馬遜/麥當勞/沃爾瑪/星巴克等消費巨擘企業紛紛調薪搶人,最低時薪均已高出了拜登喊出的15美元最低時薪,高薪工作的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也同樣加入了漲薪隊伍。值得留意的是,本次低收入族群的薪資增幅,罕見地高於高收入者(自1980年代雷根推行涓滴經濟學以來,過去四十年大部分的收入成長與經濟成果,全都給了收入最高的1%,令貧富差距愈擴愈大),這可能是這波通膨浪潮中少數令人寬慰的事。而薪資是推動通膨重要的因子。

 

 

圖六、薪資上升,尤其低收入族群明顯:

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 5/13/2021

 

 

【然實質利率仍為負,寬鬆環境仍有利市場向前走】

不過,即使通膨潛在壓力在積累,但現階段Fed”姑息”通膨的態度明擺著—採取落後曲線(behind the curve)的策略使得實質利率依舊低迷。事實上,今年以來負實質利率的情形較2020年有過之而無不及,五年期實質利率來到-2%,十年期實質利率也仍在-1%的水準徘徊。Fed塑造維持的寬鬆環境,仍有利金融市場持續向前走。在實質利率大幅走升之前,不要跟市場對抗才是上策。

 

 

圖七、實質利率仍為負:

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 5/18/2021

 

 

【股票市場】

 

【Value cycle還有戲?】

受益於通膨的價值類股過去一年來表現強勁。截至5/21,Russell 3000價值指數一年來累計上漲48%,年至今也累計上漲16.81%,同期間Russell 3000成長指數一年來累計上漲40%,年至今累計上漲4%,價值股相對成長股的優勢還將持續嗎?

 

據1926年以來的歷史經驗,Value cycle價值循環(價值股表現優於成長股)平均持續33個月,價值股表現優於成長股的平均幅度為60%。本次價值循環至今約歷時8個月,表現優於成長股的幅度約20%。這戲,也許還滿有得演?


 

圖八、本次價值循環 vs.過去各次循環:

資料來源:Bofa, 5/11/2021

 

在今年年初的投組報告,我們提過商品價格可能處於二百多年來的長期循環低谷(詳2021/2/1二月投資組合報告),而今年年初以來CRB商品指數逾20%的漲勢,讓商品指數十年年化報酬開始由負值翻正—為2014年以來首次翻正,長期低谷頗有打底成形之勢。然而,隨著通常預示著全球景氣動能的中國信貸脈衝年增率近期顯著回落,以及近日中國政府警告將監控並有效地管理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揚,狂熱的商品列車於短中期內可能出現減速或休息?

 

 

圖九、滾動的商品指數十年年代報酬率,近期為2014年以來首度翻正:

資料來源:Bofa, 05/1/2021

 

 

圖十、彭博商品指數年增率(淺) vs. 中國信貸脈衝年增率(深):

資料來源:The daily shot, 05/20/2021

 

 

【債券市場】

或許是大量債券空頭獲利了結、或許是日本投資人趁美債收益率上升買進債券,也或許是Fed的”通膨暫時說”讓美債利率暫停了上升的腳步,自三月中以來,美十年債利率徘徊於1.6%上下10個基本點左右震盪。

 

然而,隨著債券空頭回補的差不多、日本投資人的季度重新平衡也大致完成,意謂著當接下來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可能不會再有明顯路障能阻擋債券利率往上升。特別是,以當前通膨水準來看,美債殖利率的確顯得過於低落。


 

圖十一、美十年債殖利率vs. 核心通膨:

資料來源:Richardson Wealth, 05/21/2021

 

 

本月精選基金

基金名稱

主要級別

資本集團新視野基金

8881 美元

百達-林木資源 R美元

3950 美元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美元)

25082 美元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穩定月收類股(美元)(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6514 美元

資本集團全球機會高收益債券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8805 美元月配

 

核心資產配置建議(建議投資期:3年或以上)

 

核心資產基金配置建議(建議投資期:3年或以上)

類型

資產類別

基金名稱

主要級別

基石

多重資產

摩根投資基金-多重收益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

9602 美元對沖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穩定月收益基金美元A(acc)(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7253 美元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穩定月收類股(美元)(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6514 美元

債市

高評等債種

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 E級類別(累積股份)

9937 美元累積

安聯美國收益基金-穩定月收類股(美元)(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6582 美元月配

風險性債種

資本集團全球機會高收益債券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8805 美元月配

資本集團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盧森堡) (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8830 美元月配

摩根投資基金-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9598 每月派息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波灣富裕債券基金美元A(Mdis)股(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7313美元

股市

核心股票

資本集團新視野基金

8881 美元

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A

9905美元

安本標準北美小型公司基金A累積

8989 美元

KBI替代能源解決方案基金美元C股(美元)

3240 美元

衛星股票

百達-林木資源 R美元

3950 美元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天然資源基金美元A(acc)

3950 美元

安聯日本股票基金-AT累積類股(美元避險)

8989 美元

資本集團新興市場成長基金(盧森堡)

8870 美元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美元)

25082 美元

安聯台灣智慧基金

22012 台幣

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台幣)

23018 台幣

以上資料來源(除特別說明):Reuters,中租投顧整理,以上資料時間(除特別說明):5/26/2021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