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為安聯投信行銷資訊,2025年10月)
AI從話題熱潮走向實質成果,市場焦點正從「技術突破」轉向「現金流收成」。生成式AI應用快速擴散,帶動雲端、資料中心與軟體服務全面升級。在這波從夢想到獲利的轉折期,安聯AI收益成長策略收益打底、成長為翼,更有機會以穩健節奏參與AI的第二波紅利。
AI熱潮延燒至今,市場正從「題材狂熱」走向「獲利驗證」。過去一年,投資焦點集中在上游晶片與伺服器供應鏈,AI的第一波紅利來自算力與硬體投資;而隨著企業導入AI應用、政府啟動基礎建設,第二波紅利正轉向「應用與收益成長」。
這場長跑不只是技術競賽,更是資金如何轉化為現金流的考驗。安聯AI收益成長策略三大策略進行多元布局,橫跨股票、可轉債、公司債,兼顧AI成長潛能與收益緩衝力,不僅參與趨勢,更能在波動中廣納七大收益來源、從容面對波動。
資料來源:安聯投信,2025,投資人應留意衍生性工具/證券相關商品等槓桿 投資策略所可能產生之投資風險(詳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基金 具有靈活選擇權操作機制,選擇權操作採賣出選擇權,為「CoveredCall」 策略,是指「有現股保護」的買權操作,透過賣出買權的同時投資現股 (例如:持有A股票並對A股票進行賣出買權之策略),選擇權策略為靈 活操作,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 Option) 策略可能導致投資組合放棄 任何高於選擇權履約價/行使價的股票價格增值機會。
AI發展正從技術突破走向企業獲利的新階段,生成式AI滲透至雲端、製造、醫療與金融等產業,推升AI推理(Inference)需求爆發,成為新一輪資本支出主軸。市場觀察顯示,Google、Meta、微軟與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已將AI深度整合至雲端與廣告服務,轉化為穩定的營運收益;台灣供應鏈如記憶體與PCB產業亦因AI伺服器出貨放量而受惠。AI投資進入成長驗證期,題材轉向實質獲利,也為多重資產策略帶來兼顧收益與長線成長的新契機。
資料來源:安聯投信,2025/9/4,以上所提及個別標的僅供說明使用,而並非對提供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股份或投資意見或推薦。以上所提及的任何證券不一定在本文發表的時間或其他任何日期包含在 投資組合當中。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安聯AI收益成長策略以靈活的股債配置:約50%股票、50%可轉債並搭配15%公司債,在波動市場中維持穩健節奏。主動式團隊聚焦具現金流與獲利能見度的企業,包括AI基礎建設、AI應用與AI可涉入產業,讓投資參與真實成長。
在AI長線趨勢不斷深化的時代,一同參與科技進步,更有投資收益的升級。以收益緩衝波動、以成長驅動報酬,讓「AI的未來」,成為「投資的現在」。
資料來源:安聯環球投資,Lipper台灣,2025/8/31。環球平衡型,AM-美元級別,基金成立日2016/4/5。基金績效表現按資產淨值為基礎計算,配息滾入再投資。如投資人以非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申購基金,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基金投資地區包含 中國及香港,可能因產業循環或非經濟因素導致價格劇烈波動,以及市場機制不如已開發市場健全,產生流動性不足風險,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之影響,投資前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投資風險之說明。在國內募集及銷售之境外基金,投 資大陸地區之有價證券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為限,且投資前述有價證券總金額不得超過該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之百分之二十。基金績效表現按資產淨值為基礎計算,配息滾入再投資。如投資人以非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申購基金, 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本文提及個股僅為說明之用,不代表本基金之必然持股,亦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分佈比例可能因四捨五入而使加總略超過 或略低於100。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04016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2號8樓│客服專線:02-8770-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