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的忠告,全球股市打折拍賣,別當手中沒有小麥的人?

首頁 投資情報 投資觀點
投資大師的忠告,全球股市打折拍賣,別當手中沒有小麥的人?
分享到

(本文章為中租基金平台行銷資訊,2025年4月)

縱橫股海70餘年的德國投資巨擘科斯托蘭尼曾說過:「小麥下跌時,手中沒有小麥的人,小麥上漲時,也不會有小麥。」簡單明瞭地點出許多投資人的通病,在市場低迷時裹足不前,等到市場回暖上漲時,才又悔不當初。當全球股市遭逢重拳狙擊之際,如何在市場恐慌時保持冷靜,把握千載難逢的打折機會,將成為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

借鑒美股百年經驗,掌握股市抄底的藝術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逢低買進」理應順應市場波動,而不是毫無策略性地盲投。通常,市場下跌幅度越大,反彈後的回報往往越豐厚,但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較低。跌幅小的情況倒是頻繁且常見,雖然市場修復後的回報可能不如大跌時的低接操作亮眼,但其優勢在於能提供更多小幅下跌時的扣款進場機會,藉由頻繁地扣款加速累積投資本金。

回顧自1928年以來的美股表現,近百年間的漲跌與發生頻率似乎有跡可循。若美股在年內跌幅15%已屬較大回檔,平均每2.5年會發生;而年內跌幅達20%,落入技術性熊市,市場則會開始出現懷疑衰退的擔憂情緒,平均每4年才會發生。本次川普關稅戰引爆的全球股災,若自今年二月高點回落來看,標普500已下跌17.6%、那斯達克下跌22.2%、台灣加權指數下跌22.2%(截至4/7),均已落入是否步入衰退的懷疑階段。

1928年以來標普500指數跌幅與發生規律
「抄底投」機制的設計理念,借鏡1928年以來美股波動的規律藝術

資料來源:Charlie Bilello,2025/2/13。以上指數歷史績效不應被視為現在或未來表現及績效的保證,亦不代表基金現在或未來之報酬率。

 

操作建議:定期定額「中租靈活扣」搭配階梯式單筆加碼策略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局勢,擬定投資策略會比猜測市場走向更為重要。中租基金平台建議投資人此時應重新檢視手上「閒置資金」是否可因應未來半年甚至一年的扣款,適度調整扣款頻率與金額。

1.  閒置資金充裕者

從「小跌小買」改為「大跌大買」,善用「中租靈活扣」進階功能「抄底投」,根據市場跌幅的不同階段,設定階梯式單筆加碼策略,在跌幅達到特定水平時增加投資力度,才有機會在市場回升時充分享受投資豐收的果實。

2.  閒置資金有限者

可減少每月定期扣款次數,相當於延長扣款頻率,再搭配中租不定額加碼功能「均線扣」或「均價扣」,以有限資金把握低接機會,有助於提高投資效率。

3.  閒置資金不足者

若無可加碼的閒置資金,仍應堅持「定期定額」長期扣款,不要停扣,以免錯失股市低點,損失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

到底該不該「抄底投」?實際試算發現,十年後本利和竟然差很大?

下列表格是以美股標普500指數為例,假設投資人於每月1、15號定期定額投入3,000元,搭配啟用不同跌幅的「抄底投」條件,每次跌幅達標時觸發單筆加碼扣款6,000元,觀察過去十年回測結果,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不同跌幅抄底策略的實際表現差異。

傳統定期定額十年的投資回報94.2%,已經相當驚人了,幾乎快達到資產翻倍的效果,最終本利和達到1,398,370元。然而,若有聰明啟用「抄底投」功能,順應市場波動,在低點時單筆加碼買進,無論選擇5%、10%、15%、20%哪種跌幅觸發條件,都能顯著地提升整體投資績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抄底投」試算是假設所有跌幅均加碼相同金額。如果能根據小跌、中跌、大跌設定的不同扣款金額「不同」,於大跌時加大扣款力度,投資成果可能更佳亮眼。
 

定期定額
啟用抄底投情境
抄底投
觸發次數
抄底投
部位報酬率
定期定額+
抄底投加碼
之投入本金
定期定額+
抄底投加碼
之本利和
未啟用抄底投 - - 720,000 1,398,370
下跌5%抄底投 228 100.3% 2,088,000 4,138,931
下跌10%抄底投 45 115.2% 990,000 1,979,292
下跌15%抄底投 15 138.3% 810,000 1,612,837
下跌20%抄底投 6 152.0% 756,000 1,489,091

資料來源:Lipper,中租基金平台整理,標普500指數,2015/1/1-2024/12/31。定期定額每月1、15號扣款3,000元,單筆加碼抄底投條件為當基金最新淨值與前20日淨值相比,跌幅達標時觸發扣款6,000元。 以上指數試算僅供參考,非基金之實際績效,亦不保證基金未來之表現。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市場的低谷往往是醞釀未來財富的沃土,當全球股市正經歷一場難得的「打折拍賣」時,切莫因為恐懼而錯失良機,成為手中沒有「小麥」的人。惟全球經濟和政策變數複雜難測,投資人仍需保持理性判斷,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制定最適合自己的投資計畫。謹守投資紀律,保持耐心,並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穩健累積財富的長久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