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新思維:科技創新是退休資產配置關鍵?

首頁 投資情報 退休理財
退休理財新思維:科技創新是退休資產配置關鍵?
分享到

(本文章為統一投信行銷資訊,2025年03月)

在規劃退休生活時,我們常專注於穩健保守的投資策略,然而在通膨環境下,僅靠傳統定存已難以維持購買力,同樣地,對投資工具預期報酬過於保守也難以讓資產抵禦通膨。隨著人均壽命延長,退休金需支撐更長的無薪期,合理配置具成長性的資產,如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領域,也是退休資產規劃的重要一環。

本文匯整了:

 

統一投信觀點:DeepSeek引爆AI熱潮,2025如何超前部署全球新科技?

AI轉向「推理」競爭,光通訊、人形機器人成長加速

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AI模式問世,反吸引更多企業願意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嘗試導入AI,不僅四大CSP業者持續增加資本支出,NVIDIA發佈的財報亦表現亮眼。預期AI模型由訓練轉向推理,將利好AI在各行各業的滲透率提升。其次,伴隨AI龐大高速傳輸需求的光通訊產業,與AI應用端--人形機器人相關具備技術優勢的硬體製造、軟體平台業者均可望迎來加速成長機會。

DeepSeek問世 引爆新一波AI導入熱潮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新推出的AI推理模型R1,其效能直逼OpenAI o1,且宣稱僅花了600萬美元的訓練成本,也沒有用到Nvidia最新的高階AI晶片,轟動了全球科技業,並一度引發投資人對企業AI資本支出可能遭到大幅削減的疑慮。唯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破壞式創新,反吸引更多企業願意加入導入AI的行列,預期未來AI在各行各業的滲透率將加速,而AI模型潮流也將從訓練 (training, 讓模型更聰明) 轉向推理 (inference, 強化運行模型的表現)。

另一方面,NVIDIA在2月底發佈的財報符合市場預估,儘管營收成長幅度放緩至77%,且毛利因新產品而承壓,但展望2025年營收成長仍有50%的成長速度,新產品需求亦遠超預期。還有未來四年Open AI、軟銀、Oracle的STARGATE(星門)計畫,將聯合投入5,000億美元的巨資,用於AI基礎建設,以確保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因此預期無論是晶片算力、基礎建設、軟體平台或是應用端,AI仍是明確的經濟增長點。

 
DeepSeek問世 引爆新一波AI導入熱潮

AI龐大需求 點燃光通訊產業爆發式成長

有了高速的算力,資料傳輸的量與速度成為了另一個焦點,相較於傳統的銅線電纜傳輸,光纖傳輪具備了速度更快、頻寬更大、距離更長 (能耗更低)、干擾更小四大優點。伴隨規格每3年一階的升級演進及AI資料中心龐大的高速傳輸需求,勢必將800G推向主流。

而將光學晶片/模組及電子晶片模組封裝在一起的CPO技術 (光電共封裝),則是改善光收發模組 (將光訊號轉為電訊號的裝置) 的新一代技術,NVIDIA日前在GTC大會上,宣布將推出兩款專為資料中心高速傳輸需求設計的矽光子(CPO)網路交換器,預計2026年推出,料將帶動相關供應鏈爆發式成長。

 
光收發器加速迭代

人形機器人崛起 技術優勢為成長關鍵

在應用部分,過往因「不夠智慧」,成本效益過低的人形機器人,在生成式AI快速崛起後,已能逐漸代替人類,擔任被視作危險、辛苦、骯髒的「3K產業」工作,加上全球大缺工浪潮與少子化的趨勢合力推動,儼然成為新的當紅產業,包括Tesla、NVIDIA、小米、小鵬等科技業者均積極投入,預估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望在2025年進入量產、2026年導入企業 (To B) 場域,並在2029至2032年間,進一步部署至個人用戶 (To C) 領域。

由於人形機器人從大腦到眼睛、再到四肢關節,甚至手指細膩度等心智層 (晶片、軟體);感知層 (鏡頭、感測器);運動層 (馬達、螺桿、減速器);動力層 (電力、散熱、驅動器)牽涉許多軟體、零組件,因此相關領域具備技術優勢的廠商,可望迎來龐大成長契機。

 
人形機器人崛起 技術優勢為成長關鍵

2025年科技股投資方向

  • AI相關:
    包括晶片算力、基礎建設、軟體平台及應用端,均可望因DeepSeek的問世加速發展、提高滲透率。
  • 光通訊:
    AI相關運算需求大幅加速,將使800G光收發模組需求增加,CPO Switch則是另一個新焦點。
  • 人形機器人:
    生成式AI軟硬體環璄成熟,將推動人形機器人成本降低與具備技術優勢的廠商迎來成長契機。

投資策略:定期定額財富累積效果 放大樂活退休人生

很多民眾因為缺乏投資理財的專業知識,又害怕資產波動,大多選擇定存、儲蓄險等,但是風險與報酬是相對的。退休規劃除了要趁早,更要適度提高投資組合報酬率,選擇適當的投資工具,才能加快財富累積速度!

定期定額財富累積效果
年化報酬率 累積總資產5年 累積總資產25年
2% 63萬 389萬
5% 68萬 596萬
8% 73萬 951萬
10% 77萬 1,327萬
投資本金 60萬 300萬

註:以每月定期定額投資1萬元,在不考慮投資費用下,以複利計算,若選擇年化報酬率2%的商品,定期定額投資5年,可得63萬;定期定額25年可得389萬,以下以此類推,統一投信整理。

樂活退休一點都不難

退休理財越早越好,及早規劃十分重要,且越早準備越輕鬆,讓時間複利增值。以35歲開始定期定額,每月投資金額1萬元,以年報酬6%推算,到65歲退休時,可以累積到1,009萬。但若是等到50歲才想到開始準備退休金,到65歲退休時,僅能累積到292萬,兩者差距極大!

 
樂活退休一點都不難

註:以每月定期定額投資10000元,在不考慮投資費用下,採年報酬6%計算,至65歲退休時可領取金額,統一投信整理。

定期定額推薦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投資各區域最具競爭力、特色或未來發展潛力之科技業,如歐洲的生物科技及基因工程、日本的自動化與精密機械美國的軟體及IC設計以及亞洲半導體、新能源及硬體製造等 。

定期定額績效(%)
  1年 2年 3年 5年 成立以來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新台幣) 3.27 31.75 46.06 58.34 140.56
同類型基金平均 3.41 15.60 23.75 28.71 N/A

定期定額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 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資料來源:統一投信2025/2/28,依投信投顧公會分類為全球一般股票型(主級別/新台幣/不含息)。定期定額投資績效計算方式為初始投入金額10,000元,以後每月底固定投資10,000元,採簡單報酬率進行回溯試算,計算至2025/2/28。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成立於2016/5/3。

前十大持股簡介

 
前十大持股簡介

資料來源:統一投信、Morningstar,2025/2/28。本資料所示個別企業僅為說明或舉例之用,並非本經理公司所經理基金之必然投資標的。

 

【統一投信獨立經營管理】
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本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本基金無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投資本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本金之損失,最大損失為全部投資之金額,投資人須自負盈虧。關於本基金的運用限制、投資風險、手續費之收取方式、投資人應直接或間接負擔之相關費用、紛爭處理及申訴管道等皆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中。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可至本公司及基金銷售機構索取公開說明書或簡式公開說明書,或至本公司網站https://www.ezmoney.com.tw或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 自行下載。

相關基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