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集團看法】電動車進入發展快車道

2021年03月22日

 

【資本集團看法】電動車進入發展快車道

(本文由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提供)了解資本集團新視野基金(盧森堡)

 

我們早已聽聞電動車時代將會來臨,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電動車時代已提早展開。 2021年一月,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宣佈計劃在2035年前停止生產以柴油和汽油為動力的汽車。在此之前,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Volkswagen)宣佈將會在未來五年投資860億美元,用於研發電動車、數位車廠和自駕車。

 

2020年,由於投資人對電動汽車非常感興趣,特斯拉(Tesla)的市值由1,000億美元飆升至8,000億美元,超過九大傳統車企市值總和。雖然去年特斯拉銷量不足50萬輛,但預期銷量將會按年增長50%。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計,未來十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長。資本集團認為,隨著車輛廢氣排放標準逐漸收緊,電動車價格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日益提升,這些預測數字可能還過於保守。隨著電動車的發展可能會讓價格更具競爭力,不僅低於新型燃油汽車,甚至低於路面行駛的所有車輛,亦包括二手車。美國現今的車輛數目約為2.7億至2.8億輛。從長遠角度來看,電動車的銷量增速可能遠高於市場預期。

 

事實上,由電池驅動的汽車正在改變全球汽車行業的經營環境。在生產電動車的同時,各大車企亦著手為潛在的服務收益建立基礎,例如管理電池或提供可更新軟體等。此類服務可改善消費者體驗及提高車輛安全性。資本集團表示:「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初創公司,只要能夠實現結構性轉型並引進創新技術,即可迅速提高成為長期贏家的機率。」

 

全球競爭越演越烈

有關電動車何時成為主要代步工具的預測各有不同,但人們普遍認為燃油引擎剩餘的日子已屈指可數。公眾對化石燃料看法的轉變、政府政策及迅速創新皆為電動車面市再添迫切感。由於政府鼓勵措施和燃油汽車廢氣排放標準趨嚴,過去五年電動車普及率升幅顯著。中國和歐洲一直十分積極地提供補貼,並針對化石燃料排放制訂嚴格限制。因此,這些地區在電動車生產方面遙遙領先,並且有可能在未來十年保持這一趨勢。
 

相信未來中國和歐洲以外的市場將會以超出預期的速度迎頭趕上。 目前,電動車正接近臨界點,達致該臨界點後,即使沒有政府補貼,電動車的價格亦會較傳統汽車低廉。資本集團表示:「無可否認,電動車變得越來越平價,越來越受歡迎。該轉變的最大推動因素是電池成本迅速下降。」

 

電池質量提升與價格下降,令電動車更快普及

目前電動車普遍使用40-60千瓦的鋰離子電池組,約佔電動車成本的三分之一。當電池成本低於每千瓦時100美元時,電動車價格就會比傳統汽車便宜。據彭博分析,過去十年,電池平均價格由每千瓦時917美元下降至137美元。

 

資本集團指出:「中國在電池生產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某些車輛的電池成本已達到100美元的臨界點,較預期時間提前數年。到2030年,電動車電池的成本將降至60美元以下。」因此,電動車製造商近來推出的車款價格更低、性能更佳且行駛里程將更長。
 

 

擁有車輛的成本下降

對消費者而言,使電動車更具吸引力的並非僅限於標價,而是進一步比較擁有電動車的總成本與擁有內燃引擎汽車的總成本。例如,電池驅動汽車之維護和行駛成本遠低於燃燒汽油的汽車。

汽油是一種具腐蝕性的酸性液體,容易導致引擎磨損,因此車輛需要定期維護。美國運輸部(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估計,美國司機在汽油方面的花費為平均每英里12美分,在維護方面則為每英里9美分。而電力一般比汽油便宜,因此在汽車的使用壽命內行駛之成本更低。  

 

不斷發展的軟體

軟體定義電動車是另一項重要創新,不僅推動成本因素,而且將會改變整體客戶體驗。軟體可透過無線更新來完善功能及提高安全性,同時提供娛樂性。 這些無線更新固然無法解決與汽車相關的所有挑戰,但隨著時間推移,會有更多創新型車企生產出能夠自主學習和進行改進、安全系數更高,亦可提供更多服務的車輛。透過這種方法,電動車製造商有望扭轉舊車嚴重貶值的部分影響。

 

資本集團正在發掘既有潛力透過汽車銷售產生盈利,又有潛力推出服務訂閱計劃(包括管理電池、提供車載娛樂、提高安全性和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找出哪家車企能最快推出這類服務實為重要。但更需思考的是,與現狀相比,五年後,軟體更新如何令產品變得更好?

 

新興產業:無人駕駛車輛

對部分車款來說,最重要的軟體更新也許是自動駕駛的潛力。

 

Google旗下的無人駕駛車輛研發公司Waymo從2017年初開始,已在美國鳳凰城地區進行車輛測試。通用汽車旗下無人駕駛車公司Cruise正在舊金山測試全無人駕駛汽車;中國初創公司AutoX已在深圳投放無後備司機的無人駕駛汽車。

 

資本集團指出,未來幾年,自動駕駛汽車會在更多市場上推出,投資者會開始意識到這是一門真正的生意,而不是科學項目。到了2030年,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將於全球大多數主要城市及眾多二線城市廣泛使用。許多人仍然會擁有私家車,就像人們仍會為樂趣而騎馬或騎自行車一樣,私家車將會由必需品變成奢侈品。  

 

發掘贏家和輸家

事實上,電動車和自駕車的發展是一種變革,很有可能會在未來數年為汽車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電動車仍未跨過盈利的門檻,但某些車款要獲得盈利不過是遲早問題。資本集團表示:「作為投資企業而非行業的投資者,我們的工作是發掘最有可能產生長遠收益的汽車製造商。」

 

2020年,電池技術和車載軟體項目的先驅特斯拉無疑表現領先。其他領跑者還包括在電動車生產方面斥巨資的福斯汽車,以及中國的比亞迪(BYD)。展望未來,無論是汽車業巨企還是初創公司,若能夠迅速實現結構性轉型並盡快適應轉變,成為長期贏家的機率就會更高。
 

 

資本集團說:「人們普遍認為,由於變革帶來巨大衝擊,初創公司開始爭奪市場佔有率,現有企業將陷入生存困境。現有車企必須應對淘汰舊生產設施、管理與供應商的關係和毛利下降的問題。然而,它們仍掌握大量資源,並且具備全球生產能力。初創公司沒有相關成本壓力,但會在提高產量方面遇到難題。

 

切勿馬上斷定現有車企將會一蹶不振。舉例來說,通用汽車不斷破舊立新,2035年之前將全面生產電動車外,還大力投資旗下自動駕駛車輛公司Cruise。對於現有車企和初創公司而言,不僅是當前的機遇,更有潛力成為兼具軟體及知識產權的強大商業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具吸引力的經濟效益,並使社會對車輛安全性感到放心。  

 

廣泛的經濟影響

全球汽車業的轉型將對能源業、公用事業、製造業、礦業和保險等其他行業造成巨大影響。隨著電動汽車普及,汽油消耗可能在未來幾年見頂。世界上多數電力仍然來自燃燒石油、煤炭和天然氣,未來將需要更多的充電站、更多的電能,最終需要的是使用更環保的清潔能源發電。例如,德國電網中有半數50%的電力由再生能源提供,其他國家則為20%。日後,公用事業必定會使用更多種類的清潔能源發電。在歐洲經濟體的其他地區,鎳、鈷和鋰等電池原材料的需求將會激增。

 

由於各國政府和企業會爭奪這些原材料,因此可能會產生地緣政治問題。電動車製造商並非只是建造幾英里的基建,還將設法從保險公司、公用事業、媒體及其他公司賺取一定收入。

 

全球汽車業面臨廣泛衝擊,未來數年可能發生巨大變化。資本集團擁有宏觀的視野,具備辨別贏家與輸家的能力,密切關注產業動態,幫助客戶在這波潮流中發掘出長線投資契機。

 


以上內容若涉及個股、類股或產業,僅為參考舉例,不代表個股、類股或產業推薦,且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亦不一定為基金未來之持股。


資料來源(除特別說明):資本集團,中租投顧整理,以上資料時間(除特別說明):2021/3/4

立即登入